团委公告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4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的科学与规范,促进我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规范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建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基地由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工作处、思想政治教研部、公共基础部)负责管理,办公室挂靠院团委。
     第三条  本办法用于规范“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各系可参照本办法建立和管理系(院)级社会实践基地。
第二章  基地职责与条件
     第四条  社会实践基地由学院与联系广泛、合作成效突出、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街道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与军事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本着“共同育人、互惠双赢”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签署共建协议,共同建设。
     第五条  社会实践基地的基本职责是:为学生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提供固定场所,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工作岗位;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实践团队师生人身安全,确保参加实践活动时所涉及的环境、场地、设施、设备、材料和操作过程都要经过由实践基地建设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论证,同时还要做好师生在实践基地内的饮食、住宿等各项保障工作,建立针对师生实践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六条  共建方原则上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共建单位为合法注册并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有专人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工作指导与信息联络工作;
     (二)有切实措施保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能够为在特殊岗位上实践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三)有能力为学生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与工作条件,以及基本的交通、食宿便利;
     (四)有相对固定的实践项目,有可以预期的实践成果,能够按照学院的要求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出具客观的实践评价意见;
     (五)能够满足学生长期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或者能够长期稳定的提供一定数量的实践岗位。
第三章  基地建立及程序
     第七条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实行项目化运作,遵循规范化流程,具体内容包括实践基地的联系、申请、审核、确立与签约等程序。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以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名义设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的牌匾由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统一规格设计制作,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制作。
     第八条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一般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提出建立申请。欲申请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系部、团队,需统一填写《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社会实践基地申请表》(参见附件一),并报所在系党总支审核。实践基地院方负责人必须是所在院系的老师,并取得相关证明。
     (二)学院审核考察。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申请者所提交的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等进行审核,论证基地建立的意义及可行性;
     (三)签署共建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通过审核考察的社会实践基地申请予以批复。申请单位与实践地接收单位签署《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合作共建文化素质教育暨实践基地协议书》文本和电子文件(参见附件二)。申请单位、实践地接收单位可共同举行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邀请各方领导出席并为基地揭牌,正式启动实践基地的各项工作。
     第九条  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有意向和我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也可以直接向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递交意向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共建单位进行考察,符合要求的可与之签署共建协议并建立实践基地。
第四章  基地管理与考核
     第十条 参加社会实践的团队应在工作、安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服从学院及所在实践单位的安排和管理,遵守学院和所在实践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不做有损学院、实践单位名誉和利益的事情,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与学院定期保持联系并及时上报材料。
     第十一条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科技能,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十二条 返校后,各系部实践团队应保持与社会实践基地的长期联系,至少一年联系两次,并利用寒暑假对基地进行回访,定期上报项目后期运作情况和当地新的资讯,作为考核依据,鼓励各团队不断开拓新的实践项目。
     第十三条  实践团队在社会实践中因科研合作产生的科技成果、成果转让以及团队自带科研成果自主创业等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由院方、团队与所在实践单位根据国家、学校的相关协商解决。
     第十三条  学院每两年对基地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运行机制、实践内容、成果效果、发展建设等方面,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共建协议自动终止,学校对基地予以注销撤牌。
     第十四条  共建单位无法继续履行共建协议的,可以申请终止共建协议,学校对基地予以注销撤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学院将统一对本管理办法出台以前建立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认证,认证合格的进行登记并换发新的基地牌匾,认证不合格的予以注销撤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院团委、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附件一:《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社会实践基地申请表》
附件二:《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合作共建文化素质交易暨实践基地协议书》
 
附件一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社会实践基地申报表
                                                         编号:

基地名称
社会实践基地系部名称:
系部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
社会实践基地所在单位名称:
单位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
联系地址:
邮编:
社会实践基地概述:
(关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学生活动容量、时间、内容等)
 
社会实践基地共建项目简介:
(简要介绍项目内容、预算等)
 
 
系团总支审批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系党总支审批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院团委审批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院党委审批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
附件二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合作共建
      文化素质教育暨实践基地协议书
 
甲方: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学院 )
乙方:                      ( 单位 )
 
     为进一步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服务地方各项建设,加强甲、乙双方的交流与写作,共同做好双方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共同建设文化素质教育暨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在乙方设立文化素质教育暨实践基地,参加实践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二、乙方同意设立基地,并在适当的时机举行实践基地揭牌仪
     三、有关程序
     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本年度的服务需求信息。
     2、甲方通过院内宣传媒体,宣传乙方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乙方说的需求信息。
     3、甲方负责组织有意向的学生报名,及时把组织情况反馈给乙方,包括报名人数,专业,实践时间、实践内容等。
     4、双方根据组织情况,开展支教助学、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教学实习、就业见习等实践服务项目。
     四、教育实践分为暑期社会实践和日常社会实践两种形式。
     五、实践期间,甲方派出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指导、安全管理和生活安排及其它相关事项工作,乙方在条件许可下,尽力为甲方实习、实践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大力协助。
     六、甲方师生在乙方教育实践期间必须遵守乙方规章制度,不得从事与教育实践无关的活动。学生不得泄露企业有关技术及商业秘密。
     七、乙方应派人参加教育与实践领导工作。
     八、乙方根据当地情况为甲方学生提供一定的食宿条件和其它必须条件。
     九、甲方学生在乙方企业实习、实践期间,必须已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乙方要派专人对甲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十、基地协议从签字日期起开始生效,本协议一式三份,学院团委、基地各执一份,学校备案一份。协议期为三年,协议期满后,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协商是否续签、延长或取消。
   其他方面的共建活动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 (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Copyright @2013 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团委)All Right Reserved | 地址:福建省福州大学城(联榕路)8号 邮编:350108
联系电话:0591-83761937 传真:0591-83760355 闽ICP备15019752号 | 网站设计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