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发布者:翁伟星    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次数: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深刻认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有利于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壁垒,实现协同创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更高。推进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能够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推进职普融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接触实际生产和科研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准确把握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点任务

(一)推进职普融通

  1.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建立健全职普融通的体制机制,促进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在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融通,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2. 拓宽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完善 “职教高考” 制度,扩大职业本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畅通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一体化培养通道。加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融通的机制,为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和技能提供便利。

(二)深化产教融合

  1. 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和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等,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加强行业指导: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指导标准,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制定、教材开发、质量评价等工作。

  3.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推进科教融汇

  1. 加强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科技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2. 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资源共享:建立职业教育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信息、实验设备、科研成果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

(四)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1. 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教育的有机衔接,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融通发展,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3.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推进 “三教” 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三、切实保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作为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政策支持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落实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激励。制定职普融通、科教融汇的具体政策措施,为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广泛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