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领袖风范 汲取奋进力量 —— 学习《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 —— 习近平福建足迹》《<福州古厝> 序》
“福建是我工作过 17 年多的地方,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亲临福建考察,多次对福建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福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 —— 习近平福建足迹》《< 福州古厝 > 序》等,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实践探索和优良作风,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鲜活教材,为我们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在感悟领袖战略思维中坚定历史自信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着眼全局的战略思维、深谋远虑的战略谋划,为福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绘就了宏伟蓝图。
(一)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1992 年,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福州市 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 “3820” 工程),对福州未来 3 年、8 年、20 年的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重点作出全面系统规划,明确提出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设想,立足福州实际,着眼全国大局,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3820” 工程的实施,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 1990 年的 102 亿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3892 亿元,在全国 27 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从第 12 位跃升至第 8 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 “福州速度”。实践证明,“3820” 工程是引领福州发展的总纲领、总蓝图,是习近平同志战略思维的生动体现。
(二)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建设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 等战略构想,推动福州从 “滨江城市” 向 “滨海城市” 跨越。他积极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促进福州、宁德、南平、三明、莆田五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同时,他大力推进 “数字福建” 建设,亲自担任 “数字福建” 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推动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启数字化建设征程,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如今,福建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战略举措,为福建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智慧。
(三)主动融入发展大局
习近平同志始终胸怀 “国之大者”,积极推动福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强调福建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推动闽台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他积极推动福建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提出 “打造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的战略定位,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福建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发祥地,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习近平同志以世界眼光和全局视野,为福建发展找准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担当和家国情怀。
二、在感悟领袖为民情怀中坚守初心使命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生动诠释了人民领袖的赤子情怀。
(一)心系群众冷暖
习近平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他在宁德工作时,提出 “四下基层” 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他在福州工作时,多次到棚户区调研,推动实施大规模旧城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他关心困难群众生活,要求各级干部 “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他的推动下,福建的民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情牵民生福祉
习近平同志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高度重视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积极推动 “餐桌污染” 治理,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他还关心文化事业发展,强调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彰显了他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三)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在总结推广 “晋江经验” 时指出,“晋江经验” 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晋江经验” 是福建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三、在感悟领袖改革精神中勇于担当作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以 “敢为天下先” 的勇气和魄力,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为福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省级机关效能建设。他强调,政府前面的 “人民” 两个字不能忘,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他的推动下,福建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一改革举措,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典范。
(二)积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福建是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林改的方向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 的改革思路,积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他的推动下,福建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福建的林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为我国农村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大力推进国企改革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他提出要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股份制改革。他鼓励国有企业创新经营机制,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他的推动下,福建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批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了福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四、在感悟领袖文化情怀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福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他在《<福州古厝> 序》中深刻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他在福州工作时,积极推动保护林则徐遗迹、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管理机构建设,增加文物保护财政投入。在他的推动下,福建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许多古建筑、古街区得以修缮和传承,成为展示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他重视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鼓励创作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作品。他积极推动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福建文化走向世界。在他的倡导下,福建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鼓励文化企业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他支持文化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在他的推动下,福建的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他还重视文化人才培养,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在感悟领袖精神风范中锤炼过硬作风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一)坚持实事求是
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求各级干部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他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勇于担当负责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始终保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状态。他在推动 “3820” 工程实施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毫不退缩,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他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时,果断决策,勇于担当,展现出高超的领导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他要求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敢于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三)保持清正廉洁
习近平同志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在福建工作期间,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求各级干部要廉洁奉公,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福建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 —— 习近平福建足迹》《<福州古厝> 序》等,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