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


发布者:翁伟星    发布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 2021 4 12 日至 13 日在京召开。大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领会重要指示和大会精神:认识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 “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强调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明确基本定位: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教育,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要破除 “重普轻职” 观念,践行类型教育新理念。

  理解建设技能型社会意义:大会创造性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要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巩固中职基础地位: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完善一体化职业学校体系,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打造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

推进专科高职提质培优:实施好 “双高计划”,巩固专科高职的主体地位。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把质量关,发挥好引领作用,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通。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基于产业链谋划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走与当地产业需求对接的路子。

  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方式,创新激励政策,解决政策瓶颈,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让校企合作成果反哺教学。

  优化职业教育结构:面向社会办学,在专业布局上,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动态调整专业目录;在层次结构上,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方向,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重视就业导向: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一招,通过技能型社会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青年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汇聚社会资源:形成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提高职业教育开放水平,探索国际化发展模式。

  提升办学质量: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推进各环节改革,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类型特点的评价体系。

  加强党建引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