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者:翁伟星    发布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10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一、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党的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从历史的维度看,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在新时代,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分数。积极开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审美素养提升和劳动实践能力增强。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要着力解决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同时,要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受教育权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的志向和抱负。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保障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五、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当前,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应试教育倾向、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我们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教育评价方面,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探索多元录取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教育科研,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