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样学习,汲取前进力量—特殊教育系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展

发布者:特殊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3-06-18浏览次数:209


      为了让优秀励志学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奋发自强、励志成才,特教学院启动“向榜样学习,汲取前进力量”励志典型人物宣传活动。此项活动推出我系励志典型人物,冯君婷、郑相辉、郑坤煜同学的励志成才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成才模范典型的心路历程;让励志、奋斗成为我系学子内心正能量的源泉,为听障学子健康成长提供不竭动力。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三位同学的成才历程:



 01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冯君婷,女,23岁,现就读于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特殊职业教育系2021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五岁时,因为一场高烧引起失聪,从此,她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无比寂静,教室窗外繁花似锦,却激不起她的一点欢喜。她既敏感又迷茫,痛苦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她认真学习、追寻梦想、超越自我,在无声的世界,创造新生。她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她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眼睛认真倾听着这个世界,她知道自己不足,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她不会输给生活,也不会输给困难。

青春逢盛世,自当奋斗不息

      5岁时那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安静,只因那时的她不幸失聪,教室窗外繁花似锦,却不能激起她的一点欢喜。但她和她的家人都没有放弃,他们为她佩戴了助听器,让她看着父母的口形、舌头的位置,摸着父母的喉咙、感知声带的震动去学说话,每一个发音她都要练习上万遍。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学会了说话和读唇语,学会用眼睛来倾听这个世界。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她不会输给生活,也不会输给困难。那时的她学会了独处,学会了坚强,学会告诫自己:“纵使万物皆有裂痕,也要相信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虽然她听不见,但她渴望被世界“听见”

青春逢盛世,自当百折不挠

      步入大学,她以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为学院争得了三等奖荣誉;组织拍摄福建资助中心举办的“强国有她,不负青春”抖音短视频大赛获得特别奖;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暨“一课一技能”平面设计竞赛获二等奖等。学习上她勤奋刻苦,认真听好每一节课,严格要求自己,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工作上她勤勤恳恳,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积极为同学服务,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她享受着学习和工作带给她的乐趣,它们帮助她提升了自她,学会了与人交往的艺术,提升了她的自信心。人生崎岖,不一定逆风翻盘,但她一定会向阳而生,绽放青春本色。

青春逢盛世,自当壮志凌云

      当她走在校史馆里,亦能感受到学校沧桑的足迹,一张张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仿佛告诉她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也走出过名人大仕.....当照片越发鲜活起来,一个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大学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她们走来。一路上她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是老师们温馨的目光,教她坚毅望着前路,叮嘱她跌倒不应放弃;是学校的细细关爱,让她愈发成熟稳重愈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更添几分睿智。“赧然于窃,宛然赤子”,她虽为听障人士不及常人,才能不及先贤,却也应时代要求,渴望感恩学校,回报社会;肩负责任,振兴国家。



 02


砥砺青春,志高行远

      郑相辉,男,25岁,现就读于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特殊职业教育系202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小时候因为高烧不退,未及时就医导致双耳失聪,自此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但他坚信只有自己比常人更加努力、更加坚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绽放自己光彩。
     
他丝毫不被从天而降的磨难主宰,始终用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一直默默地鼓励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拼搏奋进,在坎坷中勇往直前。命运的不公,世俗的偏见,都无法阻挡他在风雨中前进的脚步。

不畏艰难,自强不息

      他是来自特殊教育系2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郑相辉,担任班长一职。小时候他因为高烧不退,未及时就医导致双耳失聪,自此进入了无声的世界,再也听不到小鸟的鸣叫,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听不到小溪的歌唱,也听不到父母亲切的呼唤。他是在学会说话之前就耳聋了,没有任何语言基础,所以教他说话就格外艰难。那时候他在练说话,老师凑在他的耳边大声教他念汉语拼音,老师让说几遍他就说几遍,为了说好一个音节,反复练习上千遍上万遍是经常的事,但他从来没有怕过苦,就这样他学会了说话。

厚积薄发,才德兼备

      他顺利地进入大学校门,迎来了大学生活。他虽然失去了听力,远离了喧嚣,远离了嘈杂,他的心也因此变得更加平静。在大学里同样遇到许多困难:没有老师的照顾,也没有人可以在课后为他指导,但他坚信,正常人能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到的。在大学期间工作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同学服务,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工作中以身作则、讲原则、讲方法,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带领班级同学树立优良的学风、班风。在担任系学生会主席期间,他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按时完成了学校和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自他综合能力。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收获了第一届“恩三•明理杯”全国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三等奖”、福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不畏艰难,自强不息

      作为一位聋人,走到今天,也是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为他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不论是童年的求医治病,还是少年、青年时代的求学读书,都得益于他的家庭拥有为他治病送他上学的条件,而他的家庭之所以能够带他四处治病,能够把他送进正常学校,正是由于国家和时代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背景,提供了让残疾孩子接受康复治疗的条件,提供了让残疾学生进入正常学校的机会。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在残缺的人生中欣赏更多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世界真的很不完美。残缺的人生和残缺的世界带给他风雨和阳光共存的生活。不过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一直存在他无法拥有和正常人完全一样的公正待遇,他知道,这并不是他能左右得了的,所以他一直默默地鼓励自己也许结果不公正,但只要做了就能对得起自己!他学会在逆境中拼搏奋进,在坎坷中勇往直前。命运的不公,世俗的偏见,都无法阻挡他在风雨中前进的脚步。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更何况是残疾学生,但是,他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如果自己一直找不到工作,他会选择通过其它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不能拥有正常人那样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前途,但他相信,只要他不懈努力不断坚持,面前还是会有通向成功的道路的。他经常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勉励自己,他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继续克服困难。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去奋斗自己的人生,残疾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缺陷也没有妨碍他思考的渴望,逆境中的成功才是最美好的。



 03


无声激昂青春,奋斗自成芳华

      郑坤煜,男,22岁,现就读于久久久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特殊职业教育系2020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他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但他没有因为自身残疾,就放弃追梦,停止追梦,一直在默默与命运抗争,追寻着多彩的人生。
     
他不把自己看成弱者,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微笑着面对人生,用他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并选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有深度,眼界有广度,生命有厚度之人。纵使未来前路荆棘满地,他也会自立自强,不负青春韶华,坚定不移地奔未来。


无声世界,砥砺前行

      他曾经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文字沟通,聋人习惯使用手语沟通,而手语的表达语序跟汉语表达不一样,导致了他文字表达非常不通顺。他无法和正常人沟通,甚至连父母都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总以为是他不懂事,也常常因此被别人嘲笑、同情和可怜。但他又很敏感,可以看出来别人的表情表达什么,知道他们常说他的将来没什么希望,说他很可怜以后怎么办,说他读书也没用……他一直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被同情、被怜悯。

      因为各地手语不太一样,就连手语老师也常常会误会他表达的意思。老师是用中国版标准手语,而聋人习惯用自然手语,造成了一定的沟通障碍。他知道战胜这个沟通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写出来句子通顺又清晰,才能和他人准确沟通。而他写的句子主谓宾颠倒,很多病句,很多时候让人看不懂什么意思。他能理解别人表达的意思,自己却表达不出来。他立志努力学习汉语语法,尽管改变手语语法习惯太难,尽管学习像蜗牛一样慢,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

      被嘲笑就无视,被厌烦就接受,被冷漠就不介意,不被理解就努力沟通,没有什么挫折能让他放弃。他想说:“感谢时间终于给了他们机会,正常人渐渐地可以理解他们聋哑人的困难,愿意耐心又热情地和他们沟通。他知道自己仍然是不完美的,他还要继续努力读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勤奋好学,刻苦进取

      身为班级学习委员的他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努力克服听力障碍,用眼睛刻苦学习,专注进取,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出勤百分之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基础知识,刻苦的学习让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共青团团员”、校“优秀学生会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但是他并不因此骄傲自满,继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做一个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

      曾经他的外婆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明白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有收获!他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心中,不但要求自己在学业上要积极努力,而且还重视自己的能力提升。从大一进来时就竞选班级学习委员,接着成为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从班级到系部,虽然处在不同的位置上,始终如一的坚守着自己“为人谦虚谨慎,做事认真负责”的处事原则,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协调各班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时常加班加点到深更半夜。虽然工作繁杂艰巨甚至还挺委屈,时常因帮扶的后进生不理解自己而感到失落,但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对待工作,从大一时摸着石头过河到大三时工作方法不断成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给予身边人正能量,很好地诠释了学生干部做学生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与引领同学。正是因为如此,他拥有了这份宝贵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学生生活有了这份“料”才完美。

拜师学艺,全面发展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且特别热爱非遗技艺—蛋雕。大一刚入校,他看到蛋雕工作室黄杨隆老师用一把小小刻刀,可以在薄薄的蛋壳上雕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他内心无比的激动与崇拜,从大一开始他就主动拜黄杨隆为师。刚开始的时候掌握不好力度,经常出现破损,但他不畏惧不退缩,他常自我安慰:“道阻且长,行则能达”,故常常独自一人在工作室练习到半夜。在他心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听不到,没有做不到!是的,听不见没关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他的内心便可以听见全世界的声音,用努力创造希望,他便能够拼出一个最美的青春。他凭着心中的执着和技术,获得第七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命运从小就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关闭了他一道门,但他坚强不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自己开启了一扇窗。他相信他只有听不到,但有双手有双脚一定能跟上健全人,用这双宝贵的眼睛去刻苦学习,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改变生活。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在花季里承受着苦难,只有不懈努力把握未来,青春才能更加出彩。在无声的世界中,他砥砺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