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思政理论课教研室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

2009-04-30

    4月16日下午,思政理论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综210室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半个多月的全面系统学习,教师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教师们就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各抒己见。教师们认为:科学发展观从宏观上讲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从微观上讲又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就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而言,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在教学内容、案例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一定要深入细致全面的考量,既要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又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其次,思政课教学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时时检视教学各环节以加强教学的实效。尽可能改变过去思政课“满堂灌”的做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思政课成为让学生“真心喜欢、积极参与、终身受益”的课程。
    大家普遍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要求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科研的规律、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实现高质量地、可持续地、和谐地发展;只有创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科研成果的产生;只有不断反思、评估并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往的措施及做法,才能实现质量建校、争创示范的目标。
                                       (公共基础部思政理论课教研室)